面对近年来持续走低的存款利率,国人储蓄热情却并未减退。2023年,人民币存款激增25.74万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增长高达16.67万亿元,这背后是民众对未来失业、疾病、养老等风险的担忧,以及对股市、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品种的谨慎态度,宁可将资金寻求银行存款的相对安全。
然而,面对这股“存钱潮”,一位拥有七年银行从业经验的经理人却提出了警示,他建议定期存款客户谨记“四不要”原则,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:
一、切勿选择低利率产品
当前,许多国有银行受制于庞大的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,将存款利率压至较低水平。这不仅令储户的存款收益难以抵御通货膨胀,甚至低于许多中小银行的同类产品。为实现收益最大化,储户应积极寻找利率相对较高的中小银行进行存款,避免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持续贬值,这不仅是理财之道,更是对自身财富负责的表现。
展开剩余59%二、切勿将所有存款集中于一家银行
尽管部分中小银行提供较高存款利率,但将全部积蓄存入单一银行存在巨大风险。一旦该银行发生破产等极端情况,储户的存款安全将难以保障。为此,建议将存款分散至多家银行,每家银行存款金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,以充分利用存款保险制度,最大程度地保障资金安全。
三、切勿盲目选择长期存款
长期存款固然拥有相对较高的利率,并在当前利率下行趋势下锁定收益,但其流动性较差。一旦需要提前支取,则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,损失不容忽视。因此,建议选择1-2年的存款期限,在保障一定收益的同时,兼顾资金的灵活性,以应对突发情况。
四、切勿误购其他理财产品
面对持续下滑的存款利率,部分储户容易被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“高收益”理财产品、开放式基金或保险产品所吸引,误以为是高息存款而购买。然而,这些产品往往存在较高的风险,收益并非稳赚不赔。储户应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切勿盲目跟风,避免因追求高收益而承担巨大损失。
总而言之,在利率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,谨慎理财至关重要。储户需理性看待存款利率,避免单一化、高风险的投资策略,才能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,实现财富保值增值。
"
发布于:北京市翔云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